法律知識專欄
綠房子模型跟一台車還有一個男人

遇到不動產糾紛怎麼辦?教您透過調處委員會解決爭議、保障權益、避免走上訴訟!

目錄

面對土地、房屋買賣或租賃引發的 不動產糾紛,透過政府成立的 調處委員會 協助調解,可快速、低成本化解爭議。本文分五大章節詳解設置依據與辦法、台北與新北市申請流程、實務處理方式與調處申請書撰寫技巧,並提供調解失敗後的因應方案。讓您掌握合法解決途徑,避免耗時訴訟成本。

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設置及調處辦法有哪些?申請條件、流程與法律依據一次搞懂

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設置及調處辦法由內政部依《建築法第57條之2》、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》訂定,主要針對土地分割、界線、租金、共有使用糾紛。如當事人雙方同意,即可向地方政府申請調處。

委員會成員由內政部核定、組成包含法律、地政、建築等專業人士。申請者只需繳交不動產糾紛調處申請書,附上地號、契約、照片或證明資料,即可進入調處程序,由委員會主持調解會議,協商解決方案。

掌握制度設置與調處法規依據,是順利進入調處程序,保障您合法權益的第一步。

台北市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怎麼申請?地址、電話與線上申請教學整理

台北市政府地政局設置台北市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,提供線上與現場申請兩種方式。線上申請平台輸入地段及當事人資料後,即可列印申請書或郵寄佐證文件。

若偏好現場申辦,可前往地政服務中心索取調處申請書,填妥後與土地登記資料、契約正本等提交,處理時間約 2–4 週。

透過台北市官方管道申請調處,流程簡潔,費用僅需印紙費,適合房東、租客或共有人處理糾紛。

新北市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受理範圍有哪些?哪些案件不能申請?

新北市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成立於 2022 年,依據 調處委員會設置及調處辦法受理範圍包括土地所有權、租賃爭議與共有管理事務。但不適用於侵權行為(如毀損他人房屋)、違建處理或稅捐爭議,因需另行向法院提起訴訟。

調處成功後,可據調解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調處不成立,任一方得於 20 日內向地方法院提起訴訟。

瞭解適用與排除案件範圍,可協助您評估是否值得依調處機制進行爭端解決。

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調解成功率高嗎?歷年案件統計與常見協議內容解析

調處流程依照不動產糾紛調處流程通常包括:

提交申請 → 初步審查 → 約定調處時間 → 委員主持調解會議 → 擬定調處協議。當事人應備好證明資料、照片、契約與通訊紀錄,提前準備開會陳述重點。

調處會議時,委員會會提出建議與協商方案,以中立立場協助雙方達成共識。達成調處後,會製作調處成功書,可做為強制執行依據。

枚舉流程重點並準備申請書與佐證資料,將大幅提升調處成功率和效率。

調解失敗後怎麼辦?不動產糾紛轉訴訟流程與法院處理方式一次說清楚

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調解不成,任一方得於20日內準備訴訟資料,向地方法院提出起訴。法院將進行訴訟程序,審理時間通常需數月到半年,且需支付訴訟費與司法費用。若調處成功達成協議,即可依據民事訴訟法第 394 條申請調處書具強制執行效力,免除再跑法院程序。調處會議雖非訴訟,但若能成功,效率高且經濟;失敗則應迅速報請法院依法訴訟保障權益。

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設置及調處辦法到地方實務操作(如台北市、新北市),再到調處流程與訴訟後續,每個階段都需謹慎準備與合法應對。透過調處委員會,您可避免龐大訴訟成本並快速解決問題,但若涉及法律爭點或拒協調,建議立即取得專業協助。